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宫粉紫荆与樱花共绘春日画卷,广州海珠湿地2025花朝节启幕

时间:2025-05-13 04:18:14 浏览量:1659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3月9日,宫粉共绘广州一场汉服民乐的紫荆文艺表演在广州海珠湿地牌坊广场开展。游客可穿戴花卉主题汉服参与走秀,樱花沉浸式感受“自然即秀场”的春日魅力。

  广州海珠湿地2025花朝节开启。画卷海珠花朝主办方供图

  近日,湿地广州海珠湿地2025花朝节在一片花海中拉开帷幕。节启本届活动以“花海花开·紫樱你来”为主题,宫粉共绘广州融合春日赏花盛宴、紫荆传统文化体验与生态科普教育,樱花吸引了数万名市民游客共赴这场春日之约。春日

  花朝节俗称“花神节”,画卷海珠花朝起源于汉代,湿地盛于唐宋,节启是宫粉共绘广州中华民族重要的岁时节日之一。古人以农历二月为“花朝”,举行祭花神、赏红、踏青等活动,祈愿万物繁茂。自2020年起,广州海珠湿地在传承这一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加以创新,以湿地花海为天然舞台,通过文旅形式活化非遗,让千年花朝焕发时代生机。

  汉服民乐文艺表演。主办方供图

  每年3月,广州海珠湿地的宫粉紫荆如约绽放,石榴岗河沿岸两侧,数千株宫粉紫荆绵延3.2公里。今年,广州海珠湿地花朝节除了3.2公里宫粉紫荆花道和10亩粉色樱花林,还有十二花神海选、花神巡游、汉服舞蹈、民乐表演、非遗市集、樱花茶座等活动项目。此外,国风非遗大秀、花海短视频大赛,爱鸟周等系列活动将相继登场。

  广州海珠湿地的建设以生态修复为主,兼具景观特色和森林游憩功能的彩色林。宫粉紫荆因其耐湿性强、花期长的特性,成为湿地生态修复的优选树种。今年广州因气候适宜,预计花期将延续至清明前。

  非遗市集。主办方供图

  在广州海珠湿地,广彩、通草画等岭南非遗技艺展示与樱花团扇绘制、紫荆花拓印等自然美学课程,吸引年轻群体深度参与;百鸟科普展以图文展示海珠湿地的100种鸟类,为游客科普鸟类知识,周六日将有志愿者专场驻点讲解。此外,广州海珠湿地联合广州公交集团打造250路赏花专线,推出花朝节主题定制巴士。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接下来,广州海珠湿地将实施 “湿地 +” 开发行动,发展低空、水上等多元场景,拓展海珠湿地的功能与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环海珠湿地的生态价值“朋友圈”。

产品中心
综合
中心
文化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上海暨昇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聚焦“她”样精彩,法语活动月华南地区开幕  福建厦门给16家“党员诚信示范(店)企业”授牌  “红”茶馆里话新春  保险护航 安心“种粮”  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成果发布  城湖共生的生态实践——看大湖治理巢湖答卷  2023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发布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  【我们这些年俗】撰“联”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精彩冬奥”中国结亮相天安门广场  共创食安新发展 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8月29日启动  党的二十大代表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犁田歌声画中来——古画里的春耕  天坛 除了祭天还有这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村子很“潮”:安徽归巢游子“唤醒”青山  “提振消费信心”——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  福建厦门给16家“党员诚信示范(店)企业”授牌  舞剧《大足石刻》亮相: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  “红”茶馆里话新春  聚焦“她”样精彩,法语活动月华南地区开幕  “1000万消费保障”无从查证 微拍堂涉嫌虚假承诺  2万元的“可喜安”治疗仪能治病?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  老外不远万里来“取经”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谈出圈密码  非法客运被罚款20万元 上海交通、公安两部门约谈“货拉拉”  新春走基层|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  “1000万消费保障”无从查证 微拍堂涉嫌虚假承诺  舞剧《大足石刻》亮相: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  打传警示录 | 谨防传销披上环保外衣骗人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农业农村投资动能强劲  “金石榴”短片盛典:首倡以AIGC技术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传播  辽宁举办首期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班  聚焦茶叶过度包装|山东泰安:选茶用茶重品质 过度包装之风不可长  90后村支书为何频频“拿学历”  “中国联通用户凌晨被异常扣费”报道追踪:扣费已原路退回  青铜器“生病了”怎么办?来看“文物医生”如何“治疗”  青云智上 AI新视界  圩美·磨滩:小村庄里的大变化  吴霜绘画作品展亮相关山月美术馆  2万元的“可喜安”治疗仪能治病?  什么触动了中国人的“文化DNA”  安徽有23地上榜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超亿元村  90后村支书为何频频“拿学历”  舞剧《大足石刻》亮相: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海棠花开,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  号称“预防近视” 酸奶广告如此宣传涉嫌违法